
张治宇博士于1999年来到美国攻读有机化学博士学位。他在匹兹堡的杜庆大学进行了五年的博士学习和研究(中间曾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进行半年交换学习)。2004年博士毕业后曾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结束哈佛的研究之后他曾在两家制药行业的公司工作。张博士在有机化学领域拥有一项专利和二十篇同行评审的文章发表。他的研究很大部分都集中在抗癌先导化合物领域。
非常有讽刺意味的是,没有研究出有效的抗癌分子张博士自己却在2010年被诊断为癌症病人。基于他所患的膀胱癌高达百分之七、八十的复发率,挺过手术和半年化疗之后,张博士决定退出有机化学行业因为他认为在有机实验室接触过的致癌化学物质和免疫抑制剂与他年纪轻轻罹患癌症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此同时,他开始在自然疗法领域继续他的职业生涯。他先在Cortiva Institute学习推拿按摩疗法,后来又在New England School of Acupuncture获得针灸和东方医学硕士学位。他现在是麻省注册针灸师,中药师和推拿按摩师并在波士顿附近的Brighton和Stoneham维持两家私人诊所。
张博士对中医的认识和学习更大程度得益于他特殊的家庭背景。1962年,他的父母亲作为中国的第一批中医正规大学教育的毕业生同时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他们后来都成为北中医的教授并在北中医的专家门诊定期出诊三十年以上。他的父亲是北中医针灸推拿学院的创始人和第一任实际负责人。他的母亲曾经是伤寒论教研室的主任并分别在2013年被授予首都国医名师和2017年被授予中国国家级名老中医的荣誉称号。张博士的父母单独或共同发表了30多本中医书籍和150篇同行评审论文。在这样的中医之家的成长过程使张博士耳濡目染从小就接受中医的治疗并有机会向他的父母学习中医知识,特别是他在2010年开始自己的自然疗法生涯以后。
张博士得病之后曾大量阅读关于癌症的文献因为他一直心怀疑问为什么有些人年纪轻轻比如他自己就变成癌症患者。经过大量阅读和思考之后他迫切想创建一个癌症后援组织,以帮助癌症患者和普通人获得更全面的癌症预防知识。虽然类似的后援组织在美国或中国都并不罕见但这些组织更多的只是安慰与咨询的性质并不提供针对癌症的治疗。在这点上既是癌症幸存者又是中医执业人员的张博士显然更有优势。他希望“对癌说不”不仅能帮助癌症患者和幸存者,也能为普通人群提供防癌的基本知识。因此,经过了八年时间的酝酿和积累“对癌说不”终于来了。
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教授、针灸泰斗——张吉教授(1929-2011)诞辰9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于2019年9月8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逸夫楼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针灸学会承办。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伟,国医大师晁恩祥,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北京针灸学会会长王麟鹏,中国中医药报社原常委副社长濮传文,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振坤,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前院长、首都国医名师谷世喆,武警部队后勤部原卫生部部长梁立武,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刘存志,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张海波等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党委书记邬继红担任会议主持。参加研讨会的还有中医界老前辈、北京中医药大学56级老校友贾斌、张立、祁宝玉、刘燕池教授等,以及针灸、中医界著名专家图娅、于天源、马文珠、张露芬、张莉、李瑞、刘云提、张红林、郭长青、张宁、张军、由松、白兴华、马慧芳、张若若教授等。怀着对张吉教授的无比崇敬、景仰与缅怀之情,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师生、北京针灸学会会员及广大针灸及中医爱好者也参加了此次张吉教授诞辰9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大会主要包括开幕式,题词展示,送花篮、致贺词,学术交流几部分。
在开幕式上,王伟副校长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系、针灸学院的成立与发展历程介绍了张吉教授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张吉教授为针灸学薪火相传播下了第一粒种子,是针灸推拿学院的奠基人之一,其“救死扶伤平生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风亮节将德厚流光,嘉惠后学。晁恩祥国医大师追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医院校艰难成立的背景,张吉教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中医院校学子,满怀中医热忱,克服困难,以赤诚之心,服务边疆。晁老特别强调了张吉教授在《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经典医籍学习方面的深厚功底和学术造诣,勉励大家积极挖掘中医药这座伟大宝库,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增强中医自信。王麟鹏、濮传文、王振坤、谷世喆、梁立武、刘存志等领导与专家亦分别就张吉教授生平事迹、行医教学、学术思想与贡献等方面发表讲话,表达了对张老的崇敬、缅怀之情以及对中医传承工作的重视。
张吉教授学术继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张宁教授分别展示了中国针灸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程莘农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中文文史馆官员、北京中医药大学老校长、老同学王永炎教授,国医大师、五六级老同学晁恩祥教授,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和夫人魏执真教授,甘肃中医学院前院长贾斌教授及夫人张立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局长房书亭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前会长李维衡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教授,张吉教授夫人、著名伤寒大家聂惠民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宋西平先生为张吉教授的题词。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王朝阳教授作为针灸学会代表敬送花篮、致贺词。缅怀张吉教授“春风化雨桃李众,岐黄仁术得传承”(晁恩祥国医大师题词)的楷模精神。
在会议学术交流部分,张吉教授学术继承人分别作主题报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张宁教授作“张吉教授生平介绍和学术思想”主题汇报,北京中医药大学郭长青教授作“张吉教授大肠经脉辨证论治思想”主题汇报,北京中医药大学白兴华教授作“张吉教授经脉辨证论治学术思想”主题汇报,北京中医药大学马惠芳教授作“《黄帝内经》对针灸学的贡献”主题汇报。使大家对张老的学术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传承了张老的学术思想和高尚品德。
张吉(1929-2011),教授,主任医师,历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针推总支书记、副系主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学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针灸学会顾问,意大利自然疗法学会医学顾问,新加坡中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等多项学术任职。
张吉教授从事中医理论教学和临证治疗60余载,循岐黄之道,施针药之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衷中参西”,“针药结合”的学术特长。系统研究、深入剖析《内经》学理论体系与临证诊疗医术,发展《内经》学术思想,撰写《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开创“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先河。在负责针灸专业教学建设方面,张吉教授主编的《针灸学》是全国统编教材教学参考书、《针灸医籍选》、《针灸医经选》、《各家针灸医籍》等四部针灸教学专业书籍的问世,填补了高等中医院校针灸专业教材的空白,为针灸专业教材的专业化和正规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所著《辨治疑难病经验集》于八十高龄成书病榻上,著书立说,孜孜不倦。他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救治疑难病患无数。他教书育人,儒雅厚学,为人师表,为后辈楷模。
张吉教授是“勤勉治学竞业执教的宗师,廉洁助人造福民生的楷模。为回归振兴中医药学竭蹶尽责令后辈景仰,薪火传承的伟大学者”(王永炎院士题词)。大师已去,但其学术著作、学术思想仍是我们探寻中医经典、钻研针灸学术精髓的宝贵财富,中医后辈当勤学善思,努力学习和传承张吉教授的学术思想和高尚品德,弘扬针灸事业。












